1. 产品优势
航天宏图自主创新研制了新一代遥感图像处理软件PIE(Pixel Information Expert )。PIE采用云+端的技术架构,内嵌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智能解译引擎,形成了覆盖全载 荷、全流程、全行业应用的遥感图像处理产品体系,尤其在国土测绘4D产品生产、自然资 源要素面向对象信息提取与快速变化检测、目标智能化识别与解译等方面具备强大的支撑 能力,是面向自然资源业务领域的遥感应用利器。
PIE于2017年成功入选中央国家机关软件协议供货清单,是遥感类唯一入选的产品。 2019年,中国测绘学会组织了以院士和业内专家为主的鉴定委员会对PIE进行了集中评审 鉴定,认为:“技术上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基于相位一致性的异源影像匹配、区 域网平差匀色技术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对遥感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 用,创造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数据优势
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全天候、全覆盖、多分辨率、多尺度的影像服务,数据覆盖国 产高分系列、资源系列、环境系列等陆地资源卫星数据,风云系列、葵花8号等气象卫星 数据,海洋水色系列及海洋动力环境系列等海洋卫星数据,以及无人机航测数据。凭借数 据资源优势,并基于自主研发的数据处理和生产管理系统,同时进一步行业数据资料,公 司可面向自然资源领域用户提供遥感解译分析等数据增值服务。
目前公司积累2014年至2019年全国16米DOM数据,2014年、2016年、2018年全 国2米DOM数据,2018年全国0.8米DOM数据,以及国外部分地区高分辨率DOM数据, 在此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水资源监测、林业资源监测、农业资源监测、草地资源监测、国土 调查、国土空间规划等遥感解译分析服务,全面支撑自然资源遥感监测业务。
公司在全国32个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建立航天宏图研究院和西安、成都、武汉区域三大研发中心,组建了一支以博士、硕士为骨干的专业技术团队。公司拥有员工1200余人 ,其中博士70余人,硕士400余人,包括百人计划在内的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及行业专家80余人,技术人员占比80%以上,专业涵盖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森林经理学、水文与水资源 、城乡规划、人文地理、土地资源管理等,拥有多名国家注册测绘师、土地规划师等,知识体系完善,从业经验丰富,形成了以“行业实操精英+研究学者智库”为班底的技术团队。

自然资源遥感监测
1. 森林资源遥感监测
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并结合野外样地调查数据,实现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生态建设评价及效益评估、植被覆盖动态监测与分析,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监测与评价等,为森林资源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信息。


2. 水资源遥感监测
利用多源光学遥感影像,基于单波段阈值法、谱间关系法、水体指数法和面向对象水体法实现地表水体的自动提取,能够支撑全国范围内河流、湖泊、水库监测,快速、准确评估水资源分布及其动态变化情况,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助力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


3. 湿地资源遥感监测
以多源光学、高光谱遥感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结合区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实地调查数据等,实现湿地水体与植被分布信息快速提取及湿地区域植被覆盖度准确估测,可提取水体、灌木、芦苇、苔草、沼泽、光滩地湿地要素类型,为科学制定湿地资源管理、保护与恢复策略提供信息支持。


4. 草地资源遥感监测
以多源光学、高光谱遥感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结合区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实地调查数据等,对草场长势、草产量、草蓄平衡、草地沙化等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并结合多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获取草地资源动态变化情况,为准确掌握草地基础数据、指导草地合理利用以及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5. 矿产资源遥感调查
公司应用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对重要成矿带进行遥感影像解译,提取岩性-构造、重点区成矿/控矿地址要素以及蚀变等重要信息,同时结合成矿地质背景、成控矿条件,参考航磁、重力、物化探等资料,开展成矿预测工作,最终圈定找矿靶区。

6. 生态环境修复监测
利用多时相高分辨率光学影像数据,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域遥感动态监测工作,通过前后时相遥感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区域内人类活动区域,对其性质进行判断,对问题区域修复的全过程进行跟踪,为保护区执法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7. 自然资源离任审计
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对区域内森林、水域、农田、草地等自然资源进行监测,通过对不同时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区域内自然资源分布的动态变化情况,精准统计区域内自然类别和总量变化,同时建立评价体系,协助地方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工作的要求,让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政府考核体系更具操作性。



国土调查
1.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
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对区域内森林、水域、农田、草地等自然资源进行监测,通过对不同时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区域内自然资源分布的动态变化情况,精准统计区域内自然类别和总量变化,同时建立评价体系,协助地方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工作的要求,让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政府考核体系更具操作性。

2. 第三次全国湿地调查试点
公司参与第三次全国湿地调查宁夏试点工作,以及湖州市、锦州市等地的湿地资源监测工作,以高分二号数据为主,以资源三号数据补充,在第二次湿地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制定解译标准,进行湿地空间分布信息的更新、补充,并对两期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形成湿地动态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逐年更新和对比。

3. 矿产资源开发调查
利用卫星、航空、低空无人机等遥感技术,对矿产资源开发情况进行监测与调查管理。针对重点矿区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来圈定各类矿业活动图斑,而后结合矿产开发规划和审批数据,判别图斑的合法性。判定结果可分为疑似违法、合法两类图斑,之后对疑似违法图斑进行外业实地调查与核查。


4. 土地矿产卫片执法
面向自然资源部在全国统一部署开展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公司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监测违法用地、违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行为,按照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有关政策要求,逐一判定图斑性质,为加强对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情况的全面监管,进一步规范土地、矿产资源管理秩序,促进各地依法依规管地用地、管矿用矿提供决策支持。


海洋资源监测和预警
1. 海洋资源监测
利用多时相遥感资料的融合分析,实现近岸和近海资源的动态监测,明确海洋资源变化的时间、范围、性质与程度,从而为决策部门提供动态、科学、及时有效的信息,对进行海岸、滩涂的开发利用、海洋生态修复和海洋灾害损失评估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海洋生态预警监测
利用国产海洋卫星数据,开展海面温度、海洋水色、海水透明度、净初级生产力等方面的监测,为近海海洋生态环境变化与应急,以及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信息支持。

3. 海洋灾害应急处置
利用海洋卫星数据、气象数据、验潮站数据,结合机器学习技术,针对风暴潮的发生、发展开展近实时监测,利用雷达数据对海洋赤潮、溢油等灾害等事件进行应急监测,辅助减灾与应急救援决策。



国土空间规划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应用方向,公司紧跟国家形势,同国内规划领域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深度合作,并聘请多位长期从事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的专家作为顾问,积极投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之中,多次参与国家和地方相关学习培训,整理编纂相关文档资料,参与并支持了“多规合一”改革试点、省级空间规划试点等项目。
依托公司雄厚的技术基础和团队优势,航天宏图研发了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并可承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服务工作,为国家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为国土空间规划事业发展贡献应有之力。

1.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
公司提供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服务,落实、细化上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对市、县范围内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做出的总体安排和综合部署,侧重实施性,是制定空间发展政策、开展国土空间资源保护利用修复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空间蓝图,为编制、修改详细规划提供依据。

2.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总体方案》的指导下,按照“一张蓝图、一套标准、一个系统”的目标,基于“国土资源云”总体思路,整合现状、规划、管理和指标模型数据,形成统一的国土空间工作“底图”;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PIE产品和第三次国土调查系列产品,深度融合分布式、云计算、大数据、微服务等技术,打造国土资源“一张图”升级版,形成数据更全面、应用更广泛、共享更顺畅的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平台,通过运用各类信息化资源,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挖掘数据价值,为规划编制提供辅助支持,为规划实施提供监测评估,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进空间规划在编制、审批、实施、监督、对外服务全业务流程的智能化服务,为建设项目一站式协同审批提供支撑。


3. 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
充分发挥公司在遥感影像数据源获取及遥感影像处理智能解译方面的技术优势,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研发了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基于国家级-省级-市县级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实现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情况进行长期监测、定期评估和预警全过程信息化,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进行绩效考核提供决策支持。



指挥调度服务能力
1. 4D产品生产
基于自主研发PIE系统产品开展4D测绘产品生产,实现辐射校正、几何校正、镶嵌裁切及匀光匀色等技术环节的全流程自动化处理以及人机交互精处理。公司依托完善的数据生产队伍及基础软硬件环境,具备每月500万平方公里以上2米级DOM生产能力,每月150万平方公里以上亚米级DOM生产能力。


2. 无人机航测
依托湖南无人机子公司,提供无人机设备集成、航飞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加工与服务等全套解决方案,基于PIE-UAV产品,实现数字表面模型生产、DOM生产、三维建模等全流程的处理能力。


3. 遥感沉降监测
基于多时期的高分辨率SAR数据,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和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对观测时期内的监测区域的地表沉降状况进行分析,获取沉降漏斗区年/月平均形变速率,能够为城市或矿区大范围的地面沉降防控提供支持。

4. 实景中国建设
“十四五”期间,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将是自然资源部重点工作之一。公司积极布局未来市场,已形成了完备的基础产品及人才队伍支撑,并已在四川等地实现相关项目落地。公司依托PIE-Ortho及PIE-UAV产品,实现大范围、高精度DOM、DEM及实景三维模型生产,依托PIE-Map产品,实现大范围场景及局部精细化模型的无缝集成展示,以及基于AR/VR的沉浸式体验。

-
微信公众号
-
PIE遥感软件交流群
-
PIE-Engine技术支持群
联系我们
电话: 010-82556203
总部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益园文化创意产业基地A区1号楼5层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123号
-
中国站
国际站
